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奉贤区邬桥学校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定位
(一)指导思想
围绕“落实规范,做实研修,育实习惯”三实教育,以《基于课程标准教学与评价的校本研修共同体建设》支点计划的推进与阶段总结为抓手,以队伍建设为突破口,坚持立德树人为核心、课程教学为中心,以制度的规范落实为保障,加强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家门口特色学校。
(二)目标定位
秉承“知识孕育能力,文化塑造人格”的办学理念,坚持诚信自强、务实进取,以“三实教育”建设的推进、落实《基于课程标准教学与评价的校本研修共同体建设》,规范开展学校工作,结合中考改革,加强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推进“牡丹文化课程”一体化建设,合力构建育人环境, 努力提升办学品质。
二、重点工作
继续规范执行“三重一大”制度,继续规范财经制度、合同方案制度、申购制度、财产入库登记制度、材料使用领用制度、财产报废登记制度、资产盘点制度、作息制度;不断完善安全、病事假以及毕业班特殊奖励、特色与平衡发展等制度;加强教育教学校本研修时间与内容的落实与推进,并形成制度;利用并完善现有制度,细化落实常规检查等,努力使“制度—执行—检查—反馈”成为良性循环,努力实现制度管校。
自觉遵规守律,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传递正能量,讲究责任担当与团队合作;主动上传下达,及时沟通,把握工作重点,突出条线顶层设计与执行,在其位谋其政,主动作为,成为条线或部门的引跑者与实践者,努力实现管理强校。
利用《邬桥学校深化全员岗位聘任工作实施方案》推进,增强岗位责任意识。要充分利用附小教育集团、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构建、加强校本研修共同体建设,推进“基于课程标准教学与评价”、以学定教的校本研修,深化学科育人研究、主题化和系列化的教学研,强化校本资源库建设的积累与使用,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科研兴校。
进一步加强对青年教师培养和研究,落实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三年发展规划;落实“师徒带教”工作,定期评价;落实“同伴互助”机制。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蓄力。
加强年级组、少先队、团、工会的管理与建设,推进人文组室、教工社团、温馨教室建设;结合传统文化内容与学校实际,细化团队工作,做实常规、彰显特色,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感,共创“我努力、我实践、我积淀、我为学校争光彩”的校园文化环境,努力实现文化润校。
1.加强美育工程建设
以习近平总书记“奉贤之问”为契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学校思想政治课建设,弘扬“贤美文化”,培养新时代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施全域美育工程,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情感,构建学校“贤文化”的德育课程体系。加强学生校内外安全教育,强化安全管理措施,在基础课、拓展课、专题教育课中分年级设计课程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合力育人机制,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格局。
树立整体育人理念,坚持一体化、课程化、活动化、“贤文化”,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学生的国家意识、政治认同、公民人格、文化自信培育,理顺中小幼纵向衔接、各课程横向贯通、校内外合力育人的工作路径。
2.促进学生七彩成长
谋划好“使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要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组织开展爱家、爱班级、爱学校、爱国家的教育活动,组织开展活动节(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艺术节)、红色之旅、研学活动,在实践体验中,在“落实规范,做实学问,育实习惯”过程中,加强养成教育。加强家长学校建设与三级家委会建设,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推进学生行规建设,为争创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奠定基础。
加强学校体育、艺术、科技教育和学生社团蓬勃发展,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有效降低近视率、肥胖率。深入开展学生活动节、“牡丹苑”学校少年宫等项目,引领每一位学生七彩成长。
1.坚持“人文课堂、有效教学”
严格按照市教委有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规范课程教学工作、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要求,加强教育管理,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积极构建高效人文课堂,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让课堂充满学习活力。加强基于课程标准教学与评价的校本研修共同体建设,进一步推进理论先导、问题解决,人人参与、重点突破的教育科研。鼓励教师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学有效性。
积极开展基于课程标准教学与评价的单元设计,努力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文本处理与呈现表达要讲究:知识容量与思维容量、逻辑思维与知识建构、知识系统树的构建,讲究学生的接受性,提升学生的学力。
2.加强特色课程建设
坚持“全面课程、校本特色”。继续加强特色课程如跳踢、舞龙、鼓乐等精品化建设;结合学校特色发展,优先加强牡丹文化一体化课程的建设与实施,要积淀资料,努力形成学校牡丹文化课程体系。要根据实际做好快乐30分活动等。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培育,关注评价,培养学生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学生乐学成长、多元成长,努力实现质量立校与特色靓校。
加强沟通,关注教职工与学生,做好心理疏导。整合家、校、社区教育资源,发挥学校网站(企业微信,微信公众号)作用,强化安全教育(意识形态、心理、饮食、交通、卫生、水、电安全等),有效落实青春期教育,做好计划、落实与总结;及时落实好市教委、区教育局的安全要求。
增强管理即服务、保障即服务的意识,服务教师、服务学生,做到主动服务、规范服务。严格按照教育局要求,规范各类收费。要加强校产登记、盘点。加强门卫登记制度,强化门卫的安全保障与食堂的饮食保障。要继续规范落实小学部的爱心看护工作,要关注学生家长与教师、学校的规范畅通联系,保障学校工作的畅行。
201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