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桥学校通讯员 金雪 沈立群)5月14日至15日,邬桥学校开展落实疫情期间“两个全覆盖”培训系列活动。
学校召开疫情期间“两个全覆盖”培训班子会议。校长夏君强调,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和疏导,明确疫情期间的教育重点,关注学生的思想、心理和学习动态,掌握科学有效的防护方法和良好的沟通技巧,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
学校组织家长观看上海教育电视台《笑迎返校——家长如何关注孩子返校后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四(1)中队陈朝冉家长表示,家长也要调整心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多安抚鼓励孩子,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安定的家庭环境,努力让孩子积极适应返校后的学习生活。学校还召开四至七年级“夏已至花已开,迎你归来”在线家长会,班主任围绕家庭教育指导、开学两周过渡期教学安排和开学防疫要求等给予家长指导。
学校组织全体班主任和教师集中观看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特约咨询师陈默《笑迎返校——班主任如何关注孩子返校后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专家充满激情的言语,先进的理念,强化了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提升了全体教师的防护意识和技能,也提高了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能力。随后,各年级组组织教师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及家庭教育指导研讨。(各年级组长 摄)
教师感言:
四年级教师代表一:听了陈默老师的讲座后,受益匪浅,讲座中陈老师对返校后可能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识别和处理。并讲授了几种缓解焦虑的方法,更好地引导班主任开展教学工作。返校后,班主任要更多走进班级,了解学生的情况,并积极组织一系列的解压班会课,组织学生一起搞团建活动、玩解压游戏、收看心理培训课程,持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四年级教师代表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造就具有高度觉悟的、完善人格的、全面发展的健康人。”由于这次疫情的特殊情况,学生们已经在家进行了2个多月的网络学习,适应了在家学习的模式。如今开学在即,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任课老师,也要积极辅助班主任,在课堂中积极开展心理德育教育,课后与学生多沟通交流,让学生能在学校里健康快乐地进行学习生活。与学生一起搞团建活动、玩解压游戏、收看心理培训课程,持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五年级教师代表胡丹丽:听了张默老师的讲座。我学会了很多,感触很深,我总结了几点,一,先要通过班会课了解孩子的内心,让学生安心,让学生静下心来学习。二、每天给孩子三五分钟深呼吸。三、注意和学生的沟通方式,充分理解学生返校后的心理,不要把负面情绪带给学生,掌握正面说话的方法,要多和学生商量,平等沟通。四、注意学生的开学前后心理衔接,多对学生笑一笑。五、班主任要学会协调好学生之间的关系!
五年级教师代表王继明:听了心理专家陈默老师的两个专题讲座,分别从家长、老师角度,阐述了如何在当前情势下,尽快让学生真正做到全方位重回学校,重回课堂。作为老师、家长,很多时候我们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总是以“正确”“应该”为标准来要求学生,缺少与孩子沟通,征求他们的意见与想法。往往忘记了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一旦学生不能在“心里”认可,老师的要求再合理,也是无效的,在教育教学中往往事与愿违。这次复学,孩子需要我们理解与包容,多鼓励,少批评,给孩子适应的时间,让孩子变得更棒!
六年级教师代表一:鼓励师生和家长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与表达,学会调节过度的焦虑和紧张情绪,缓解对疫情的恐慌和害怕心理,正确处理负面情绪,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
六年级教师代表二: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帮助家长了解和掌握孩子心理特点,协助家长共同解决孩子在疫情后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
七年级教师代表一:听了陈默老师的笑迎返校的主题讲座,我感到受益匪浅。接下来的班主任工作中,要做到了解学生疫情期间孩子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调整状态,让学生安心、放心;在与学生沟通时尽量正面引导,做到循循善诱,保护学生自尊心,同时要耐心细致,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七年级教师代表二:听了陈老师的讲座,收获很大。在当下的疫情形势下,班主任要格外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采取适合的方法帮助学生调整心理,让学生安心、放心地投入到新的学习环境中。
八年级教师代表金燕红:我们八年级的学生们刚刚返校复课,老师们纷纷觉得孩子的心里变化非常大,很多孩子表现出压抑不快乐,也有孩子特别亢奋很难集中精力。今天听了《笑迎返校——教师如何关注学生返校后心里健康》专题讲座,我觉得非常及时,对我帮助很大。作为班主任,我更应该好好利用班会课午会课的时间,科学有效的排解学生的心里问题,让孩子更乐观,也更有效的学习。
八年级教师代表陈史嘉:今天听了《笑迎返校——教师如何关注学生返校后心里健康》专题讲座,感觉深受启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也深深感受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学习效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八年级学生处在青春期中,逐步有了自己的见解,想要从老师、父母身边独立,教师应该努力做学生的好朋友,好导师,帮助他们茁壮成长。
